序言
自2022年8月中国短剧走向出海以来,全球短剧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日本市场以其独特的文化基因、成熟的付费生态和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增量潜力,成为全球短剧行业不可忽视的新蓝海。截至2025年,日本短剧市场已进入高速扩张期,以短剧应用内购收入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海外第二大市场。
市场格局层面,中国短剧平台凭借成熟的工业化制作体系和”爆款剧本本土化改编”策略,已占据日本市场90%的份额,日本传统媒体及本土平台则通过整合IP资源缓慢跟进,尚未形成规模化竞争力。用户特征层面,日本观众展现出远超东南亚市场的付费意愿,单次下载收入(RPD)达4.13美元,女性受众偏多,偏好”情绪快餐”内容,尤其是职场压抑和女性逆袭题材,通过短剧释放现实压力。内容创作层面,中日团队合作改编国内已验证的男频/女频爽剧,结合日本社会痛点,注入细腻情感刻画与场景细节,以降低制作成本和试错风险。
未来随着中日团队在剧本共创、技术应用、产业生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有望推动日本短剧行业成为全球产业创新与增长的新标杆,预计未来潜在市场空间中值达29亿美元。
1 日本短剧行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阶段:日本短剧市场已进入高速扩张期
2023年短剧开始在日本兴起,TopShort、ShortMax、DramaBox、ReelShort等中国出海短剧平台进入日本市场,通过译制剧抢占空白,内容多为中文爆款短剧的日语化版本,日本用户对”情绪快餐”需求明确,职场逆袭、家族伦理、情感等题材初露锋芒。
进入2024年后,日本短剧从译制转向本土化制作,中日合作成为主流,将中国剧本进行本土化改编,结合日本”年功序列”文化和职场等级制度重构剧情,推出《大小姐整顿职场霸凌》、《保洁员竟是女总裁》等爆款短剧。截至目前,日本短剧市场已进入高速扩张期。
1.2 市场规模:2024年短剧应用收入规模超4500万美元
短剧应用数据显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日本短剧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4年短剧应用收入规模超4500万美元,是2023年的20多倍,2025年1-2月收入规模达1400万美金。同期,日本市场收入占全球比重持续上升,由2023年下半年的0.3%上升至当前的7.6%,是仅次于美国的海外第二大市场(美国占比>50%,韩国占比~4%)。
日本短剧应用收入
来源:点点数据,艾瑞咨询
日本短剧应用下载量数据同样展示了高速增长的市场趋势,2024年总下载量超1100万,约为2023年的8倍。2025年1-2月日本市场的下载量占全球总下载量的比重提升至3.2%。
日本短剧应用下载量
来源:点点数据,艾瑞咨询
以DramaBox、ShortMax、Reelshort为代表的头部出海短剧平台表现尤为突出,在下载量与收入上具有亮眼数据。
2024年日本地区短剧App Top5及收入/下载量趋势
来源:点点数据,艾瑞咨询
根据点点数据显示,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日本短剧市场RPD(平均单次下载收入,收入/下载量)约为4.13美元,已与目前短剧出海最大市场——北美市场(RPD为4.7美元)相近,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RPD为2.0美元)。
不同国家地区短剧市场RPD对比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艾瑞咨询
1.3 竞争格局:中国主导、本土与韩国玩家并存
当前,日本短剧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中国主导、本土与韩国玩家并存”的特点。中国出海玩家凭借过往爆款剧集的成功经验、成熟的平台运营能力以及已验证可行的商业模式,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日本本土玩家如GOKKO、BUPP等凭借对本土文化和用户偏好的深刻理解,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他们更注重本土化内容的制作和推广,试图通过差异化竞争吸引特定用户群体。其中,与其他玩家自建短剧平台App的模式不同,GOKKO以在Tiktok上开设账号发布短剧为主。
此外,韩国玩家如Vigloo等也在积极布局日本短剧市场,凭借韩国娱乐产业的成熟经验和高质量的制作水平,逐步扩大影响力。
2 日本短剧行业市场驱动力
2.1 中日文化具有相似性,国内爆款内容具有可复制性
中日文化具有显著的相似性,这使得日本观众对中国短剧中的情感表达、社会议题、历史文化以及生活场景能够产生强烈共鸣。例如,中国的青春校园剧、都市情感剧、家庭伦理剧等类型在日本市场颇受欢迎,因其贴近生活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刻画,能够迅速引发日本观众的共情与兴趣。此外,以三国为题材的游戏、动漫、影视作品在日本层出不穷,以及人气剧甄嬛传、延禧攻略等的日本热播,进一步加深了日本观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熟悉度。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感以及影视剧集率先出海铺路,大幅度降低了内容跨市场传播的障碍,还为国内爆款短剧本土化改编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众多优秀国产影视作品出海日本,覆盖多种题材,展现中国影视风采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艾瑞咨询
此报告还包含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