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ments Powerhouses 是一档聚焦东南亚金融科技领域的月度专题节目,致力于深入访谈业界领军人物,探索创新前沿。在本系列的第六期访谈中,我们有幸邀请到 Infibeam Avenues 的执行董事、印度支付委员会主席 Vishwas Patel 先生,他所领导的Infibeam Avenues是首家在印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电子商务及金融科技企业。
Vishwas Patel 先生拥有前瞻性的视野,当支付网关在印度尚属空白之时,便着手创建了印度首个第三方支付网关。时至今日,这一由 Vishwas 亲手打造的支付解决方案已发展为印度最大的直接借记处理引擎,实时连接超过55家印度主流银行及印度逾200万家商户。
Vishwas Patel先生,欢迎您的到来!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职业历程,以及您在Infibeam Avenues的具体工作内容?
Vishwas Patel: 大约二十年前,我加入了家族的房地产企业,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1995到1996年间,我们开始涉足零售领域。到了1999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决定将业务拓展至线上。然而,我发现印度市场并无本土化的支付网关解决方案。
尽管有印度私有银行与新加坡电子服务供应商的合作尝试,但高昂的成本加之双因素认证(2FA)等基本安全措施的缺失,使得风险难以忽视。彼时,借记卡无法用于在线交易,信用卡的普及程度也非常有限,全国流通的信用卡总数仅约200万张。
我意识到,”必须有人站出来,构建一个支付网关,使消费者能更便捷地在线购买实体商品,同时让商家能够无缝接受线上支付。”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我开始搭建CCAvenue.com——印度的首个第三方支付网关。
我和我的团队精心策划,让我们的支付网关直接与多家银行的核心银行系统对接,巧妙规避了传统卡网络的限制。2000年,我们成功研发出强大的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了借记卡与信用卡在在线购物中的广泛应用。这一突破性进展极大地简化了企业的订单管理、支付链接发送及购物车设置流程。
短短五年内,就有20万家商户选择了我们的支付网关服务,覆盖酒店、旅游、航空等多个垂直行业。如今,公司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并在中东市场占据重要位置,同时,我们也是印度唯一在国家证券交易所和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科技企业。
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印度的支付格局?
目前,印度约有23%的交易通过数字化的途径完成,而其余部分则依赖现金或非即时转账方式进行。如同亚洲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印度的农村地带及二线、三线城市的交易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现金。
总体上,印度市场偏好借记卡交易,据统计,约9.16亿张银行卡中,借记卡占比高达8.98亿张,而信用卡仅占6200万张。印度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现有资金,而非信贷消费。
然而,印度正展现出向数字化支付转型的积极态势。全国已部署超过20亿个移动钱包和约472万台POS终端。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印度的数字支付交易额就达到了约1.91万亿卢比(约257亿美元)。
疫情如何催化了印度数字支付的普及?
疫情期间,众多本地零售商、医疗服务提供者及教育机构纷纷转向线上服务,同时,大量广告科技初创公司和企业也迁移至线上,以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吸纳传统行业资源。
印度市面上流通的预付费SIM卡接近10亿张,用户平均每月充值两次,每次约5美元,意味着每月有约20亿次交易发生。疫情前,这些交易大多通过线下夫妻店完成;现在,其中48%已转变为线上交易。
新冠疫情无疑加速了印度的数字化转型步伐。
方便分享一下您在统一支付接口(UPI)方面的具体工作吗?
早期存在一个叫做即时支付服务(IMPS)的系统,基于这个系统,印度国家支付公司(NPCI)推出了UPI 1.0。
本质上,UPI是一个实现即时个人对个人(P2P)转账的系统,用户可以安全便捷地在银行账户间转移资金。用户转账时需输入PIN或一次性密码(OTP)以确保安全。
我和我的团队参与了UPI 1.0的初步测试,随后Infibeam Avenues成为了首批在所有商户中启用UPI支付的公司之一。随着UPI 2.0的推出,凭借其便捷性,进一步变革了印度的传统支付格局。
传统支付工具如支票、借记转账及即期汇票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UPI 2.0继续蓬勃发展,以其强大、可扩展的特性,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作为印度支付委员会(PCI)的主席,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您的工作职责以及印度支付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印度支付委员会是集合了印度近百家支付公司的伞形组织,代表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多元化参与者,包括Visa、万事达卡等卡网络、私人钱包、白标ATM供应商、POS服务商以及商户支付网关等。我们还在印度支付委员会内部设立了一个自我监管组织(SRO),以更高效地解决支付聚合商与支付参与者之间的各类问题。
印度支付委员会与印度的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RBI)建立了紧密合作,印度储备银行负责实施相关指令和法规,旨在解决数字支付问题。
随着印度支付环境的数字化加深,印度支付委员会与印度储备银行会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欺诈、网络钓鱼等关键挑战。我们的愿景是提升公众对数字支付的认知,推动印度向低现金依赖型社会过渡。
您认为印度未来有可能实现完全无现金化吗?
我认为,国家的愿景并非无现金社会,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显示,印度因经济对现金的高度依赖而相对未受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低现金依赖的社会而非无现金社会。关键问题在于,数字支付和现金支付都在迅猛发展,这为准确预估增加了难度。印度在实施去货币化之前,流通现金总量约为18万亿卢比,这一数字现已增至28万亿卢比。同时,每季度交易量达到11亿笔,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印度拥有13亿人口,其中60%处于25至30岁的黄金年龄段。目前,向低现金社会的转型正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
印度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与大型在线平台的强势崛起,无疑为您的解决方案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是这样吗?
确实如此。印度聚集大量中小企业,但约有1600万至1800万家中小企业尚未实现数字化转型,也未采用任何形式的数字支付手段,因此,数字支付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已经构建起一套核心服务体系,涵盖了支付报告、欺诈防护、数据分析、合规性管理以及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功能。在全球视角下,线上与线下支付的融合趋势日益显著,为此,我们专注于前端交易功能的不断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酒店、教育、科技等多个垂直行业领域。随着乡村地区的小型夫妻店逐步接纳数字支付,我们正积极开发定制化的后台系统和API解决方案,以顺应这一新兴趋势。
在印度,我们支持超过300种支付方式,确保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其多样化的需求都能得到充分满足。我们不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简便快捷的支付体验,同时助力企业开辟更多高效收款渠道。
您认为印度支付领域未来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数据本地化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伴随本土支付网络的兴起,各种支付选项层出不穷,各国纷纷致力于构建自己的卡网络体系。印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NPCI RuPay网络,该网络已经在ATM、POS终端及电子商务平台上实现了广泛应用。此外,数据本地化法规的出台,要求所有支付服务提供商必须在国内存储数据。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标准化模式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在印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融入数字经济的浪潮,我们正着力推进信贷普及化。例如,政府推出的公共采购服务平台——政府电子市场(GeM),Infibeam Avenues承担起了构建该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架构的重任。任何向政府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商户都需注册成为卖家,并通过Infibeam Avenues完成”了解您的客户”(KYC)合规审核。自GeM启动以来的一年半时间内,已有超过110万卖家完成了线上注册流程。
GeM平台彻底革新了印度的公共采购体系,有效抑制了腐败行为,促进了规模经济效益,缩减了政府支出,并显著提升了公共采购的透明度和效率。这一解决方案对于减少国家财政赤字、增加印度在线商户基数具有深远意义。这就是整个支付生态系统发展的方向。
“Payments Powerhouses”是一档月度专题系列节目,专注采访东南亚及全球范围内支付和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