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支付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如今,经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两大挑战。在此背景下,紧跟支付行业最新动态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支付行业的挑战,我们与几位行业专家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于2023年下半年及未来支付趋势的关键见解。转眼间,我们就快迎来2023年的年中节点,这一路走来可谓风云变幻。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支付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此过程中,我们迎来了一个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崭新时代,现金支付逐渐没落。
移动钱包和先买后付(BNPL)等替代支付方式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为企业吸引乐于接受数字技术的新一代消费者提供了机遇。
但这仅仅是开始。如今,经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两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紧跟支付行业最新动态,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为了帮助您应对支付行业的挑战,我们与几位行业专家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于2023年下半年及未来支付趋势的关键见解。
本文将重点探讨以下主题:
实时支付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点对点转账还是企业对企业转账,当您向另一个银行账户转账时,您总是期望着即时到账。这就是实时支付(RTP)的用武之地,它可以瞬间完成付款结算。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流程透明度,还可以提振消费者的信心。事实上,RTP采用率将会持续上升,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提升其性能的创新举措。
根据Antom子公司2C2P委托IDC发布的报告,到2026年,东南亚地区的RTP交易总额预计将超过12.9万亿美元,相较于2021年涨幅达8倍。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已经面向消费者推出了RTP服务,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也计划在未来推出此类服务。
RTP领域的大规模整合
当前,RTP领域汇聚大量参与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者面对繁杂选项时感到困惑不明。
2C2P的产品副总监Piyawit Manpanpanich认为,未来RTP领域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整合。
例如,央行的监管政策将会对RTP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鼓励更快速、更广泛地采用RTP技术。目前,东南亚的监管机构正试图将该地区的各种RTP计划整合起来。此举最终将促成商业用途的跨境实时支付,有望为企业显著降低因频繁货币兑换而产生的波动性费用。
先进技术与RTP融合的可能性
Piyawit还探讨了RTP与虚拟现实(VR)技术融合的可能性,这有望提升电子商务或实体店铺购物的沉浸式体验。
设想一下,在虚拟商场中浏览商品,只需轻轻眨眼就能完成支付。但目前VR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这一愿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发展。
与此同时,欺诈是消费者和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支付过程顺畅无阻的情况下。人工智能(AI)技术将在利用大数据集和机器学习(ML)强化欺诈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G技术也将改善网络延迟和内容加载时间,从而提升消费者进行RTP支付时的整体用户体验。
移动钱包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预计到2026年,全球数字钱包用户总数将从2022年的34亿增长至超过52亿。
中国的数字钱包发展处于亚洲前列;支付宝和微信现可提供多种支付服务,如账单支付、汇款,以及打车和外卖等生活服务。此外,移动钱包过去仅限于本地使用,但如今,随着全新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可以跨境使用本地移动钱包或其他的本地数字支付方式。
跨境数字支付有望成为新常态
蚂蚁集团Alipay+收单合作伙伴业务负责人Cong ShanShan女士表示,随着全球旅行限制放宽所引发的“报复性旅游”热潮及旅游业复苏,2023年,贸易、旅游等关键经济领域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反弹趋势。
蚂蚁集团是支付宝的母公司,支付宝是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之一,为超过10亿用户和8000万商户提供服务。
如今,旅行者正带着他们在过去几年中养成的新消费习惯前往各地,这些消费习惯最终将促使数字支付(特别是跨境数字支付)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新常态。
其中的一个体现就Alipay+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Alipay+是一套跨境数字支付、营销和商户数字化解决方案,将全球品牌与全球移动支付消费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2022年,蚂蚁集团宣布,Alipay+已经覆盖了250多万家商户,短短六个月其商户覆盖量便实现翻倍增长, 其中涵盖了1000个在线平台、10个国际机场、9万家便利店、36万家餐厅、20万辆出租车,以及亚洲和欧洲地区数不胜数的酒店、购物和旅游网点。
集成Alipay+后,商户可以处理各种数字支付方式,覆盖全球超10亿消费者。这样的集成可将商户连接至各种电子钱包、银行应用、BNPL服务提供商、全国性或地区性二维码支付系统、收单行以及其他支付服务提供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接入Alipay+,消费者如今在海外结账时只要看到Alipay+标识,即可使用自己惯用的本土支付应用完成支付,尽享带无忧畅游体验。
举例来说,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韩国、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消费者可以在热门旅游目的地——日本,使用他们本土的移动钱包在超过一百万家日本商户购物。统计数据显示,自2022年10月日本取消每日入境人数上限以来,韩国游客在日本使用Kakao Pay的付款总额增长了8倍,而马来西亚消费者使用Touch ‘ n Go电子钱包的数量增长了7倍。在最近的樱花季,通过Alipay+完成的交易量也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趋势。此外,3月赴日出境游客的总支出较2022年10月份增长了两倍多。
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强势来袭
2023年我们可以预见的另一大趋势是,移动钱包服务提供商将不断调整和优化其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需求,以此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并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范围,以增强用户黏性。
其中一个案例就是GCash——菲律宾移动钱包行业的主要服务提供商之一。
GCash商业产品部负责人Ferdie Perez表示,不断拓展GCash在日常应用场景的范围是推动用户接纳并持续使用GCash的关键因素。
2018年,GCash与联昌国际银行合作推出了GSave,支持用户在GCash应用内开设储蓄账户。2019年,双方又合作推出了GInvest,支持用户投资基金和上市单位投资信托基金(UITF)。用户能否使用这些功能及其使用限制都是由GScore来确定的。GScore是一个基于GCash生态系统内用户交易和支付行为对用户进行评分的系统。
如今,这一评分系统使GCash能够提供公平、便捷的借贷产品(从”BNPL“到快速信贷产品),从而拓宽用户的支付选择,并通过该平台进一步推进无现金支付的普及。
数字银行推动客户体验创新
数字银行因其便利性、高性价比和用户友好的界面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数字银行的崛起在行业内引发激烈竞争,并持续推动创新,开启全新的客户体验之旅。
新加坡首家本土数字银行——优信银行的首席产品官Michael Bialer表示,数字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更低,二是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
数字银行是在云端从零开始构建的,因此无需承担传统技术和实体网点的高昂的维护成本。成本的降低也意味着使用费用的降低,直接惠及客户。
用户体验是另一个关键的差异化因素。举例来说,优信银行的创新客户推荐计划采用现代化的云原生技术,实现了实时的用户体验。例如,通过Trust App,用户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可以从推荐人注册到领取奖励)都能收到实时通知。此外,云原生数字银行具有灵活性,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反馈。例如,有客户提出希望可以自行调整信用额度,优信银行在两周内就推出了这项功能。总的来说,数字银行正在通过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来提高市场标准。
解决客户痛点应始终是创新的核心
Michal分享说,优信银行通过开发新产品和功能,或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数字化升级以提升客户体验,以此推动创新。
例如,他们推出一款全新的个人理财(PFM)工具,该工具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动画卡通人物的形式,这些卡通人物会随着用户的消费行为一起”成长”,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有用的财务见解。
这一功能与其他银行的个人理财分析功能不同,后者往往侧重于详细的图表,但往往缺乏趣味性。
BNPL增长伴随全新商业模式的涌现
BNPL允许您将付款分成小额的无息分期付款,您可以在三到四个月内还清,让您无需持有信用卡,从而为那些融资选择有限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支付灵活性。对于企业而言,BNPL模式有助于吸引新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并促进更高的转化率和订单金额。 例如,通过ShopBack PayLater,企业可以利用一种更具成本效益和拥有丰富数据的方式来增加销售额。
hoolah公司(亚洲领先的分期付款服务公司,现已被ShopBack收购)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rvin Singh表示,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兴起,这种模式会将BNPL模式的灵活性与附加服务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例如,通过ShopBack PayLater,消费者可以获得返现奖励,然后将返现奖励用于抵扣后续购买的商品金额。这些额外的好处有助于建立竞争优势,同时鼓励顾客重复使用或再次购买。
此外,随着更多参与者进入BNPL领域,我们可以预见将会有更多新颖且富有创意的BNPL应用场景出现。例如,随着旅行业的复苏,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BNPL服务来分摊诸如机票预订、酒店住宿等价格飙升的出行相关开支。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针对更多商品和服务选择”先购买后付款(BNPL)”的方式。
加密货币成为替代支付手段
Triple-A首席执行官Eric Barbier分享道:”加密货币领域将迎来激动人心的一年。”Triple-A是一家支持加密货币支付和结算的支付网关服务提供商。
鉴于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2亿的加密货币用户,加密货币行业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为寻求新增长点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潜在途径。
加密货币行业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弹性
鉴于最近发生的事件,加密行业面临的最大担忧之一是安全性和价格波动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正在引入更严格的监管框架和政策。例如,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套健全的监管框架,优先考虑反洗钱措施和消费者资产保护。虽然有人认为监管是一种消极的手段,但在Eric看来,这样的框架为加密货币行业提供了更强的稳定性和合法性,促进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采用。我们还可以期待未来在保护加密钱包免受黑客攻击和盗窃的安全机制方面涌现更多的创新成果。
诸如Triple-A这样的公司可以帮助企业和合作伙伴规避加密货币出现价格波动的风险。通过提供实时的法定货币到加密货币或加密货币到法定货币的兑换服务,企业能够在不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使用加密货币收付款。寻求客户群体多元化或热衷于提供新颖创新服务的企业可以在相对可控的风险范围内进行尝试与探索。
全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CBDC是由央行发行的一种数字货币,是实体货币和加密货币的替代品。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报告称,全球有114个国家正在探索CBDC的实施,这占全球GDP总量的95%以上。
已经有11个国家/地区推出了CBDC,如巴哈马、牙买加和尼日利亚,还有18个国家/地区处于试点阶段。 各国推出CBDC的目的包括促进普惠金融、提高创新能力和提升支付效率。
CBDC的兴起,让中央银行得以为无银行账户或银行服务不足人群直接提供金融服务。 CBDC可以让账户直接存储在中央银行的账本上,账户持有人通过与中央银行账户连接的数字钱包应用程序访问和进行交易。
同时,CBDC开启了程序化货币的新纪元,为构建更智能、更高效的金融系统奠定基础。
2C2P应用开发总监Wutthisart Yingdon强调了CBDC程序可编程性的潜力,可以根据特定条件或事件自动执行支付程序。
例如,只有当服务完成或商品交付等特定条件达成时才会释放相应款项。
他还认为,通过程序化货币,CBDC可允许开发者在可编程架构上构建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和金融服务,从而促进创新。
CBDC还具备提升不同金融系统和网络间互操作性的巨大潜力。例如,CBDC可以促进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支付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金的顺畅流动。互操作性同样意味着CBDC可以顺畅地融入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如支付系统、清算所或结算网络,从而提升交易效率,确保资金流动更为流畅与安全。
总的来说,在提升金融系统效率与安全方面,CBDC仍有诸多探索空间。然而,CBDC是否会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仍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
全球支付格局中的碎片化与整合现象
支付方式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全球支付格局是在趋向碎片化还是整合化?
Antom子公司2C2P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ung Kyaw Moe回顾了过去10至15年间的发展,地缘政治因素促使一些国家搭建了各自的支付网络,如日本的JCB、印度的RuPay以及中国的银联。
通过建立自己的支付基础设施,这些国家得以对国内企业的运营产生宏观层面的影响。
最初,中央银行实施国内支付切换系统,以促进银行间ATM机的互操作性,同时也涵盖了POS交易、资金转账等其他金融结算服务。随着这些系统的升级完善,二维码支付等新技术以及与居民身份证件或手机号码绑定的支付方式也被逐步纳入其中。随着本土支付基础设施日趋成熟且开始跨越国界构建跨境实时支付联动体系,这无疑对国际卡组织及各类支付服务商构成了愈发严峻的竞争挑战。
除地缘政治因素外,新冠疫情也加速了各国数字支付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加快本土支付系统整合的步伐,并着手打造独立的基础设施、支付网络及银行卡计划。
全球支付标准渐趋融合
Aung指出,支付领域呈现多样化和本地化特点,但他补充说,行业和全球范围内的融合趋势将不断加强。不同的移动运营商采用不同的技术提供商为消费者提供移动网络服务。然而,当前的标准是用户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顺畅的电话沟通。
这一变化得益于诸如GSMA等组织建立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将世界各地的移动运营商协调为一个整体。
同样,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同样的趋势也会在支付行业中显现。
目前,国际芯片卡及支付技术标准组织(EMVCo)等国际组织正在制定适用于全球各国的行业标准,例如《EMVCo二维码技术规范》。 许多国家正在采用类似的标准化方法,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SGQR和PromptPay QR,这些创新举措之间甚至还实现了跨境联动。
跨境电商交易的未来展望
随着数字化和移动钱包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兴起,全球电商市场势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预测,今年全球销售额将有20.8%(2021年为17.8%)来自线上交易。
印度的电商市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在全球电商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系列新兴电商趋势正在加速发展,比如社交销售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D2C)电商模式。这些趋势正逐渐削弱实体店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全渠道布局,增强自身竞争力。换言之,企业需要为客户提供全渠道的无缝购物体验,涵盖实体店铺、移动端和在线渠道。
支付方式已成为企业拓展业务时的关键考量因素。举例来说,企业需要提供当地消费者青睐的支付方式,确保提供无缝的结账体验。如此,企业可以有效地将结账流程转化为更高的销售额,从而提高客户转化率,减少购物车放弃率。全球支付基础设施的碎片化程度可能因国而异。跨境支付也可能产生高昂的费用,其中包括波动性较大的货币兑换费。
政府主导的跨境倡议和规范可在降低费用和规范支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还可以通过内置支付基础设施的支付服务提供商,在全球范围内接收付款。
关于2C2P
Antom子公司2C2P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支付解决方案的平台,协助各类企业的在线、移动及线下渠道的安全支付事务处理,并提供发卡、批量付款、汇款及数字商品服务。
凭借从信用卡到移动钱包等超过250种支付选项以及逾40万个实体网点构成的庞大替代支付网络,2C2P已成为科技巨头、航空公司、在线市场、零售商及其他全球企业的首选支付服务平台。
想让您的业务攀上新的高峰?
我们热忱的团队时刻准备为您提供帮助。